分类
书名
时间
地点
人物
原著
改编
绘画
出版社
颜色
 
崔永元“连环画传...
《风云2》征集令...
“小人书”带给他...
专家指点——什么...
哈市办全国连环画...
《中国生活记忆》...
中国生活记忆
贾世涛:小人书屋...
50元圆我 30...
辉煌60年 那时...
全国连环画交流会...
热销小人书传播大...
全国连环画交流会...
“新中国美术60...
小人书的故事
暑假家长热买80...
老人孩子争购"小...
《小麦的小人书》...
炒卡炒连环画 小...
本网观察:人人都...
老连环画奇货可居...
"小人书"重出江...
编给农村党员干部...
宣传画珍藏展试水...
追忆那泛黄的书页
各路出版大军精心...
连环画收藏何以风...
暑期社区小人书重...
专家论道连环画及...
“红色小人书”...
教你文革连环画收...
论道连环画及中国...
连环画收藏量价齐...
中国连环画没落因...
苏州藏家珍品赠军...
《连环画收藏防伪...
民校特色专业之艺...
收藏小人书近30...
童年的小人书伴我...
小人书老版新印受...
甘肃推出国内首部...
比利时连环画壁画...
连环画行情跌落谷...
连环画真的老了吗...
连环画讲述白塔寺...
记忆深处的暑假
"小人书"老版新...
连环画册《画说珠...
鲁迅名作《社戏》...
英雄儿女显英勇:...
法国昂古莱姆连环...
大开本连环画收藏...
岁月的细节:图书...
迪士尼出版连环画...
连环画《郎雀》手...
小学生绘连环画图...
小人书迷聚沈阳
老庄禅画
昆明近千册小人书...
国内首座“连博馆...
《公德礼赞》丛书...
孩子可以网上看连...
津派书画领军人陈...
称作品被侵权宜昌...
忘却不掉的记忆中...
他们将千册小人书...
小人书身价翻百倍...
外国名著连环画市...
旧书堆淘出稀奇宝...
长征连环画展登陆...
连环画为《金瓶梅...
中国国际动漫节:...
连环画《恽代英》...
第19届全国图书...
价廉物美的电视版...
上海出版界以世博...
向共和国60华诞...
沈尧伊大型长征连...
遗失40年旧书推...
册数最多的《水浒...
《三国演义》漫画...
大三国志展》将登...
程十发艺术馆揭幕
季全保《老常州系...
七旬翁收藏两万本...
连环画:儿童相见...
打败奥特曼要靠“...
《老常州系列连环...
沈阳:吴建中世界...
(图文)施宇和他...
同济大学殷正声:...
西藏博物馆获赠“...
图文:童年的连环...
连环画收藏者王伟...
“沈尧伊大型长征...
丁丁再创拍卖高价
《小马过河》成典...
宜昌画家孟庆龙再...
天津市一老人近十...
漫画有发展空间未...
连环画收藏行情看...
姜昆等名家力捧“...
动漫分级话题引发...
大连要打造自己的...
新版连环画价格走...
张树林:谁来救救...
“喜羊羊”团队揭...
动漫:本土原创越...
中国动漫中国脸民...
一笔“写”出一条...
《画皮》连环画的...
“宁都藏书第一人...
连环画能否再牛起...
    连坛知识
岁月的细节:图书馆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8日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说的不是你熟悉的图书馆,是在我记忆中的,那些成为往昔岁月细节的图书馆。

       第一次听到图书馆这个词,是在我刚上学的不久。母亲给家里提来一捆又一捆的书,旧书,上面还有红红蓝蓝的图章。“是图书馆处理的,便宜,论斤称。反正都是处理,就让大家挑吧。”原来是几个机关合并,图书馆也合到一起,就把新馆装不下的书处理给机关的职工。我也第一次知道把书放到一起的地方叫图书馆,也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书。几捆书有一半是杂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译林》和《连环画报》,画报是为我挑的,而《译林》母亲喜欢。还有一些小说,有《李有才板话》《暴风骤雨》等。小说都较旧,发黄的纸散出一股霉味。这些气味,让母亲不久就把书送给了别人。那时,我们的家太小了,在机关只有一间房,不能把霉味放在鼻子底下呀。这个细节今天也让我感兴趣,它像是个预示:一是从那以后我们家就在订阅杂志,从《连环画报》到《译林》还有《少年文艺》《人民文学》等,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二是我前半生做了不少事,但干得最久的是当杂志编辑。杂志是什么?是人们最早欢迎的书,它要预订;又是人们最早打发掉的书,一旦书橱装满了,便成捆地请出家门。

       我上中学以后,老师中我最要好的朋友就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不叫老师叫管理员,管理员这个细节也让人难忘,初中高中两位管理员都是“右派分子”。初中的是个年轻教师,除了管书,还上历史课,他上课时同学们称他是“何先生”,以示区别。不叫老师叫先生,这个决定谁想出来,不知道,但在那个年代是很刺耳的称呼。高中的那个管理员,是个“老右派”了,资格老,据说读过鲁艺,反右后从上头处理到学校里当员工。他很爱写作,当了右派后还不停笔,化名写东西。在大讲“阶级斗争”的年月,许多刊物发表东西还要审查作者的政治表现,因此,他总是给《民间文学》这样的杂志写些民间故事,写好后署上“某某口述,陈某某整理”。其实就是他自己一人。后来,结识了一些当过“右派”的文人朋友,不少人都有当过图书管理员的经历。我想,这里边有什么道理?也许在那个年月,在某些领导的心里,图书馆也就是“回收站”、“废品箱”?事情也许恰恰相反,在那些风云变化的日子里,把一个失意文人冷藏在图书馆中,是塞翁失马,还是苏武牧羊,真说不清。

       从一开始在生活中有了书,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换句话说,就是给自己搞个小图书馆,放在身边。读小人书时,把小人书收在一个木箱里,放学就摆弄。读中学住校,只有一间床是自己的领地,床头边和枕头下就是小图书馆。书最少的时候是下乡当知青那年,木箱里除了一本语录本,还有两本自己喜欢的书,一本是列宁的《哲学笔记》,另一本是《鲁迅全集》第四卷。列宁的《哲学笔记》是本读起来很费力的书,说实话,去啃这块黑面包,是很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但恰恰就是在最没有书读的时候,我读了它。第一次读是在“文革”武斗中,对方把我们围困在学校里,堡垒机枪,寸步难离。围了几个月,没书没报,手边就有几本“文革”中出的领袖著作,包括这本《哲学笔记》,越难啃,越能打发时间,也不知读懂没读懂,反正这本书让我熬过了那困在一个楼里几个月的囚禁时光。另一本《鲁迅全集》扉页上还有一个印戳“盐边县人民文化馆”,看来也是几经动乱流落在我的手中。也许就是这两本书,让我在没有灯火的山村,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两本书的藏书,在我人生经历中,是最穷困的一段,在这个山村,我一天的劳作,只值几角钱。现在我有一间书房,书架上还藏着这两本书,像两个焊点,把我与30年前的一切联在一起。

       现在一部电脑就是一个图书馆,时代真是变了,任何一个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像读万卷书的大学者。图书馆已经普及到你想要就会有的程度了,一部电脑就是一只《天方夜谭》里的魔瓶,给你一切满足。还有什么让人可挑剔的呢?是的,也许这样的图书馆缺少的只有一样东西,细节——记忆中这些与个人命运相关的细节。(叶延滨)
Copyright   神州共享   京ICP备09053905号
您当前的IP为:18.222.39.205 网速 测 试
技术支持信箱:lhhkf@163.com 在线支持QQ: 技术支持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1056661166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