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我与连环画的故事
 
《连环画 我的启蒙老师》
山东寿光侯镇(五台)二中 张孝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读书了。已经不记得我读的第一本书的书名,只记得它是一本连环画。
连环画,我们那时叫它小书儿,或者小人儿书。今天我们已经很少再看小人儿书了,但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它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因此,我还是习惯称它为小人儿书。
    在我儿时的生活中,读小人儿书是我的一大乐趣。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很难想像一个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在小时候能有什么可读可看的作品。我们那时能够看到的,只有乡镇(那时称公社)每年到村里放映的几次电影,其次就是书籍。但对一个还没有上学或者不认识几个字的孩子来说,书籍仅仅是一沓印满字的纸。除此之外,就是春节时只有少数人家才能花钱买的几张年画。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读小人书成了我的首选。
    我读小人书并没有受到什么人的强迫,而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记得那时在一个炎热的中午,父亲吃完午饭后躺在炕上,手中翻着一本画了图的小本子,后来知道这是小人儿书。同时,父亲让我躺在他的旁边安安静静地午睡。我静静地躺着,时不时地窥视父亲是否已经入睡。根据我的经验,因为劳累,父亲躺下后很快就能入睡。只要熬过父亲睡前这一段时间,整个中午剩下的就是我的自由了。父亲翻着翻着小人儿书,慢慢放下书,睡着了,并很快进入酣睡状态。我自由了!我悄悄地爬过父亲的身体,小偷似的拿过父亲翻看的小人儿书。仰躺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翘着二郎腿,翻看起了小人儿书。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看小人儿书,书中巴掌大的页面上画满了人,各种各样的表情都有。我还没有上学,不认识字,只知道看书中的人物图像。然而,就这些通过像电影一样让我似曾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帮我度过了难熬的中午。
    从此以后,中午偷看父亲带回家来的小人儿书成了我的奢望,因为它不仅帮我消除了中午的难熬,还给我增长了知识。父亲不定什么时间,就会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小人儿书。他午睡前看,我在他午睡时看。看完后有很多时候会再翻一遍,但在父亲睡醒前必须给他放在原处,我们爷俩儿谁也不“干扰”谁。直到后来被父亲设了假睡的“圈套”捉住了,我中午偷看小人儿书的读书生涯才开始出现不连续。
然而,看小人书的欲望却随着受到的压抑越来越强烈了。我已经不满足于偷看父亲带回家的小人儿书,而是开始自己寻找。白天跟小伙伴们玩时,有个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伙伴开始从家里拿出小人儿书向我们炫耀。我们很眼红,都为了能看他的小人儿书跟他套近乎。他也不是太吝啬,让我们谁都能看到,只不过用感情关系确定看的顺序。渐渐地,其他几个小伙伴为了有一种优越感,也开始从家长那里争取到了小人儿书。这样,我看书的渠道增多了,书源广了,我看到的小人儿书也增多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也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小人儿书。购买这本小人儿书用的钱,是我自己的劳务费得到的。那时奶奶常常让我给她买火油、酱油或者醋,让我买时总是多给我一分或者二分钱。她并不是不知道所买东西的价格,而是为了用剩余的钱来奖励我。父母也常常让我买东西,但通常不多给,多给了也要要回去,只有在再三请求下,才允许我据为己有。无论怎样,我有钱了,虽然我不敢乱花。直到有一天,我不知哪来的胆量,没向父母申请就将小人儿书《渡江侦察记》买回了家。母亲心疼钱,父亲说:“让他看吧。”
    随着我上学后逐渐认识了几个字,看小人儿书时我不再只看图,而是开始也看图画下面的文字。有时看了电影,电影里面那精彩的故事,常常会带动小人儿书的销售。《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在烈火中永生》等小人儿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嘎子、李向阳、江姐、小萝卜头等人的形象之所以直至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不仅仅是因为电影,也不仅仅是因为我后来读了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在儿时不厌其烦地看了与他们有关的小人儿书。也正是那些小人儿书,让我对敌人充满了仇恨,对革命英雄充满了无限的崇敬之情,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是在那些小人儿书所描绘的故事情节的带动之下,我在长大后条件允许时迫不及待地读了与它们有关的长篇小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儿时读过的小人儿书,真算得上是我读书生涯的启蒙老师了。
    等我进入初中后,不知是小人儿书退出了市场,还是仅仅退出了我的视野,总之我很少能够再看到小人儿书了。在儿子二、三岁的时候,他翻看的一本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又勾起了我对小人儿书的记忆。他翻看的连环画页面大,纸质好,图画色彩鲜艳,印刷清晰,文字较大而且文字上都有注音,已经远非我儿时所看的小人儿书所能媲美。然而,我翻看儿子的连环画时,怎么也找不到我当年趁父亲午睡时翻看小人儿书的感觉,怎么也翻不到小人儿书的内容,虽然我的儿子看得津津有味。
这大概是因为我儿时所看的连环画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的缘故吧。(完)

Copyright 2009 中国连环画出版研究会 神州共享(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